互聯網技術為什么能給社會帶來如此大的變化?其實,拋開種種關于互聯網的包裝,互聯網技術本身其實只有兩個能力——
網絡倍增效應,即網絡連接的節點越多,平臺的價值就越大。這導致了互聯網行業的“贏者通吃”定律。
信息疊加效應,即隨著信息產品復制與傳播的邊際成本逐步遞減,平臺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成本越來越低,信息疊加所帶來的價值卻越來越大。
以大眾點評網為例。最初,它只是簡單聚合了消費者對餐飲的一些點評。但隨著它聚合起的信息越來越多,它對餐飲行業的理解就越來越透。慢慢地,它就成了餐飲行業的知識集成者。而一旦它成為所在行業的知識集成者,它對相關信息的處理能力、匹配能力、資源調配能力,就會比其他企業強。慢慢地,很多企業就會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“代理人”。比如,餐館會請大眾點評網來做推廣,甚至是設計更吸引受眾的配菜和套餐。久而久之,大眾點評網就從最初的網絡信息聚合者,變成了價值鏈的重要整合者,并在重新整合價值的過程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。
正是網絡倍增效應加上信息疊加效應,使一些互聯網企業在產業里面建立起足夠強的影響力;加上一些資本的加入之后,它們就可以更快速地跨界合作,拓展業務領域,深入滲透整個產業的方方面面。美團如此,今日頭條、小紅書如此,更不用說阿里、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的成長了。
而除此之外,互聯網行業還可以通過高效的數字化能力,幫助原有的產業進行更有效的上下游協同和創新,盤活原有的傳統產業,帶動經濟增長。根據麻省理工學院布瑞爾諾普森教授的研究,上述滲透過程所能產生的價值,是單獨產業直接產生價值的10倍以上。
遺憾的是,互聯網企業在孜孜不倦地利用技術提升傳統產業效率時,卻沒有對社會的接受能力和配套能力做出有效的評估。現在,如果借助資本的力量,互聯網企業也許只需要兩到三個月,就可以實現突破甚至改變一個舊有的模式;但是,社會方方面面要發展出接受這一系列變化的能力,需要更長的時間。
互聯網行業在2020年經歷的跌宕起伏已然提醒我們:科技創新帶來效率提升當然很好,但以人為本、讓社會對新模式的接受能力和適應速度及時跟上,同樣非常重要。 |